- 检测原理
翅片开窗角度检测仪采用国际通用的非接触式光电检测方案,通过检测光通量的变化,精确测量热交换器翅片的开窗角度。
Heinrich Ludwig Planck在《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》一文中提出著名的普朗克辐射公式、光量子假说(能量量子),即:光可以认为是由一定能量的粒子(光子)所形成,每个光子具有的能量hγ正比于光的频率γ(h为普朗克常数)。用光照射某一物体,可以看做物体受到一连串能量为hγ的光子所轰击。物体材料吸收光子能量而发生相应电效应的物理现象称为光电效应。
根据上述原理,光电效应在实际使用中有四种工作方法,分别为:吸收式、遮光式、辐射式、反射式:
翅片开窗角度检测仪即是采用“遮光式”光电效应检测原理。具体说明如下:
将待测翅片置于专用治具中,放在高精度同步旋转电机上。启动检测后,固态光源将额定波长的不可见光向待测翅片侧投射,同步电机开始以恒定的角速度旋转,置于另一侧的光通量传感器同步采集固态光源发出的光通量。电机旋转180度,此时可采集到2个光通量的最大值,与该最大值对应的角度值,即为检测件的开窗角度——只有在角度最大时,光通量才达到最大值。
如下图所示:
AT2000翅片开窗角度检测仪一个检测循环包括顺时针旋转180度,逆时针旋转180度,在此过程中,共采集四个光通量最大值、四个角度最大值,分别对应翅片的不同检测面的特性值。见如下示例图:
2、 设备能力
A、开窗角度
AT2000翅片开窗角度检测仪用于测量波浪型翅片的开窗角度。可用于散热带翅片生产线的日常监控。开窗角度的大小与切开效果直接影响热交换器的性能,检测系统可通过快速取样检测来监控散热带翅片的角度,监控轧制刀具的磨损及装配状况,为使用者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,防止散热带翅片的因素导致热交换器性能异常。
该设备对开窗角度的测试精度为±0.5度。
B、光通量百分比
散热带翅片通过LED光线的能力,即反映散热带翅片在实际使用中通过空气的能力。根据每种特定的散热带的几何尺寸,配备相应的校准量块,该量块含一个特定尺寸的矩形开孔,开孔尺寸为我公司根据特定的公司计算,每种开孔尺寸唯一对应一种特定的散热带,通过散热带某一窗口的LED光量与通过该量块矩形孔的光量之比定义为光通量百分比,是影响热交换器产品热交换能力的最基本指标,并反映轧制散热带翅片刀具的磨损情况。
该设备对光通量百分比的测试精度为5%。
所测试的各个指标均采用平均值、最大值、最小值等表示,结合系统自带的SPC计算能力,可以对生产的历史过程进行控制和分析。

图为上海陆灵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翅片开窗角度检测仪。
|